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2013年春稻收成紀要



2013年春稻收成紀要

───2013.08.22 南澳自然田阿江


   

南澳自然田有許多田地許多作物待著去照護,還有許多參訪朋友的交流互動,讓這個農場的工作與生活忙碌而充滿生氣,就這樣匆匆又過了半年。
七甲多的水稻收割完成,算是完成了南澳自然田最大的一件事了。

今年還算不錯,雖然水稻經歷了蘇力颱風,但損失不多(估計5%以內),雖然,南澳自然田自耕的部份,收量僅有一甲地只有四千斤左右,而農友代耕的自然米,收量的卻都超過標準的一甲六千斤而達到七千斤左右。平均抓起來,今年,代耕自然米的總平均產出得以持續進步,今年一個契作單位(100平方米,3千元)雖然還達不到估計的25KG,但已經可以高於保證收量22.5KG以上了。(詳細統計 2013年春稻收成統計表)
今年(2013)南澳除了經歷蘇力颱風小有損失外(約 5%損失),可算是風調雨順,收成相較於去年都有進步。

但分開來看,南澳自然田單位收量仍遠低代耕農友(每甲地 4千斤 VS 7千斤),自然米代耕的單位產量能持續提升,其實主要還是靠代耕農友的貢獻。(原因分析見附錄一)
兩年來,雖然沒有任何契作業主抱怨僅能交出「最低保證收量」的米,真是感心!然而南澳自然田一面自我改進技術之外,也逐年增加農友代耕自然米比重,希望能進入超越「基準米量」的階段


關於下一個年度(2014)的契作代耕
南澳自然田以「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為使命。

然而,以南澳自然田區區幾甲地,對於要清淨台灣82萬甲的農地(約20萬甲的水田)並不能產生真正有效的衝擊。所以,南澳自然田乃一直持續探索如何真正「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之路。契作代耕就是從制度面顛覆了傳統交易的系統和方向,讓食物的消費者成為「業主」,來為自己守護食物健康也同時自然地守護了這片土地。

明年(2014),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南澳自然田所發展「契作業主下單+農友代耕」的新模式,將轉移到一個更廣大的「契作代耕」網路平台,期望由更多的年輕人來為自己將賴以生存的土地進行一場革命性的綠色消費運動。我期待這個建構中的新平台,今年就能出現在台灣的稻米市場,真心的希望這個這個計畫能帶引台灣邁向「友善之島」的新旅程。

預計明年南澳自然田將繼續下降自耕田的面積,舊有契作業主們,也歡迎您轉移到新契作代耕系統下單,因為我估計每甲7000斤自然米的代耕自然米米將價降到100元/公斤以下!也就是南澳自然田的米將會比較貴一些。 註:新契作代耕網路平台將同時接受自然米代耕以及有機米代耕,有機米代耕的估價基準為8000斤/甲,也就是代耕有機米價將降到90元/公斤以下。
南澳自然田的除了保留部分的自然水稻外,下一個階段,將持續探索可行的綜合蔬果代耕模式,其終極目標也就是為城市庶民代耕的「開心農場」。


附錄一:關於產量落差之分析
主要原因是老農友田地好耕作技術純熟,而自然農友新農夫的田地和技術都相對遜色。南澳自然田的山地田是河川砂石地缺少泥漿不利於耕作,需要持續地改良(所以原來大多處在休耕或廢耕狀態),唯一迷人之處是清淨的田地。按自然農法的「適地適種」的原則,種稻並非最佳選擇,這也就是南澳自然田(還有阿聰自然田以及其他南澳的自然農友們)的水稻產量每甲地遊走在3千~5千斤的原因,而台灣許多水稻產區的自然農友每甲地可以收到七八千斤,主要還是水田本質的好壞。

附錄二:2013契作代耕結果之要項

收成結果   2013春稻耕作面積共7.22公頃,收得乾穀總重23864公斤,以打五分米的七二折換算成米的總重17182公斤。(米種為台中秈十號)
單位產量   平均每公頃3305公斤。
註1:按台灣對稻米產量傳統評估方式:平均每分地乾穀產量551台斤
註2:2011年總平均每分地421台斤;2012年總平均每分地441台斤
單位米量   契作業主每一契作單位(100平方米)可分得23.8公斤(以稻穀打成五分米的七二折計算),此產量仍低於估價基準收量25公斤,但高於最低保證收量22.5公斤。也相當於每公斤五分米126元,或打成七分白白米(七折)130元/公斤或打成糙米(76折)則為119元/公斤。

請為大南澳的未來做一個睿智的選擇!

請為大南澳的未來做一個睿智的選擇!
2012-12-28 (立法院陳情給交通部的說帖)


註:
2012年,南澳田區蓋起了一座高五六層樓的工廠,原來是蘇花改工程的預拌水泥廠,引起了附近相關居民與農民的恐慌,於是大家到立法院陳情,這一份說帖不僅是一份陳情書,也述說著大南澳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些請願的人並不是不支持蘇花改,而只是希望不要貪圖方便,像現有的兩座一樣,把工廠蓋人煙較少的地方而不是蓋在農業區當中。
 


幾十年前,
我們失去了香魚。因為,我們失去了清水,我們失去了各種生態,因為香魚正是自然生態的指標。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公部門,「依法行政」在南澳鄉的山上準過了四十座礦場。長年的土石流以及高含量泥沙,讓南澳的水路不斷地損害和淤塞,由於水源不穩也讓大南澳的耕種困難,由於耕種成本的增加,導致農人賺錢不易,最終,也使得在地經濟難以活絡而人口外流的辛苦局面。
最近十幾年,我們又幾乎失去南澳毛蟹了,因為我們沒有節制地濫捕毛蟹,只為了迎合觀光客的美食需求。
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可以再失去的美好了!


想想看,
如果,南澳溪水是清的,如果,每年都能看得見南澳溪裡跳躍著上山產卵的香魚,如果每年,南澳溪裡石頭上下爬滿了要回山上長大的螃蟹,南澳會是一個多麼美好多麼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過去就是因為疏忽和短視而逐漸流失去了這南澳曾經美好的一切。


但至少,
我們還有一片清淨沒有污染的土地,我們還有一片完全沒有工廠的自然地景,成就了台灣少有的,也是令人艷羨的大南澳自然環境,不僅讓在地人可以回鄉安居,還吸引著無數心怡自然的友善客人,來到南澳觀光住宿和採購農產品。
這也是「蘇花改」通車之後,我們賴以吸引過路客願意繞進南澳唯有的關鍵自然資源。


南澳就以這唯有的天然條件,吸引了具有未來性的有機休閒農業,而南澳的有機班憑著這一份零污染的優勢,順利地發展起來,而聚集在南澳的自然農場也已經算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換工和學習基地之一了。南澳聚落在交通部觀光局的「不分區光點計畫」中,還打算在明年吸引超過上千個「國際友客」來到南澳深度旅遊(註)。所以,我們大家更要珍惜南澳這份天然美景,否則,我們憑甚麼讓外國人選擇南澳珍惜南澳,否則,我們南澳人又有什麼可以驕傲的?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地保有這一點點驕傲。
註:「深度旅遊」是從背包客文化發展出來的新旅遊趨勢,也就是到一個地方學習、駐點、志工、換工等活動,讓旅行不再只是來吃喝玩樂,而是具有深度生活文化體驗的旅行)



幾十年前,
大南澳人沒有讓幸福水泥廠蓋在南澳,感謝當初村長及住民們的遠見和努力,為我們保有這一片清淨大地。想想看,幾十年前環保意識不彰的時代,他們都會想到環境和未來,我們現在是不是更應繼續努力,保有這份南澳人的遠見和驕傲。


最後,
我們想要有好的交通,所以我們很感謝也很歡迎這些建設。
但是這些建設的本意,不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為了讓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更幸福。我們只要真心誠懇的看待,我們只要放下眼前的一點好處一點方便,並且採取行動,我們就可以證明,交通部真的在乎他的建設是為他所服務的人民著想,相信所有的南澳人也都會紀念你們所做的選擇,而整個大南澳的人也會因此更加驕傲更加珍惜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