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2013年春稻收成紀要



2013年春稻收成紀要

───2013.08.22 南澳自然田阿江


   

南澳自然田有許多田地許多作物待著去照護,還有許多參訪朋友的交流互動,讓這個農場的工作與生活忙碌而充滿生氣,就這樣匆匆又過了半年。
七甲多的水稻收割完成,算是完成了南澳自然田最大的一件事了。

今年還算不錯,雖然水稻經歷了蘇力颱風,但損失不多(估計5%以內),雖然,南澳自然田自耕的部份,收量僅有一甲地只有四千斤左右,而農友代耕的自然米,收量的卻都超過標準的一甲六千斤而達到七千斤左右。平均抓起來,今年,代耕自然米的總平均產出得以持續進步,今年一個契作單位(100平方米,3千元)雖然還達不到估計的25KG,但已經可以高於保證收量22.5KG以上了。(詳細統計 2013年春稻收成統計表)
今年(2013)南澳除了經歷蘇力颱風小有損失外(約 5%損失),可算是風調雨順,收成相較於去年都有進步。

但分開來看,南澳自然田單位收量仍遠低代耕農友(每甲地 4千斤 VS 7千斤),自然米代耕的單位產量能持續提升,其實主要還是靠代耕農友的貢獻。(原因分析見附錄一)
兩年來,雖然沒有任何契作業主抱怨僅能交出「最低保證收量」的米,真是感心!然而南澳自然田一面自我改進技術之外,也逐年增加農友代耕自然米比重,希望能進入超越「基準米量」的階段


關於下一個年度(2014)的契作代耕
南澳自然田以「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為使命。

然而,以南澳自然田區區幾甲地,對於要清淨台灣82萬甲的農地(約20萬甲的水田)並不能產生真正有效的衝擊。所以,南澳自然田乃一直持續探索如何真正「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之路。契作代耕就是從制度面顛覆了傳統交易的系統和方向,讓食物的消費者成為「業主」,來為自己守護食物健康也同時自然地守護了這片土地。

明年(2014),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南澳自然田所發展「契作業主下單+農友代耕」的新模式,將轉移到一個更廣大的「契作代耕」網路平台,期望由更多的年輕人來為自己將賴以生存的土地進行一場革命性的綠色消費運動。我期待這個建構中的新平台,今年就能出現在台灣的稻米市場,真心的希望這個這個計畫能帶引台灣邁向「友善之島」的新旅程。

預計明年南澳自然田將繼續下降自耕田的面積,舊有契作業主們,也歡迎您轉移到新契作代耕系統下單,因為我估計每甲7000斤自然米的代耕自然米米將價降到100元/公斤以下!也就是南澳自然田的米將會比較貴一些。 註:新契作代耕網路平台將同時接受自然米代耕以及有機米代耕,有機米代耕的估價基準為8000斤/甲,也就是代耕有機米價將降到90元/公斤以下。
南澳自然田的除了保留部分的自然水稻外,下一個階段,將持續探索可行的綜合蔬果代耕模式,其終極目標也就是為城市庶民代耕的「開心農場」。


附錄一:關於產量落差之分析
主要原因是老農友田地好耕作技術純熟,而自然農友新農夫的田地和技術都相對遜色。南澳自然田的山地田是河川砂石地缺少泥漿不利於耕作,需要持續地改良(所以原來大多處在休耕或廢耕狀態),唯一迷人之處是清淨的田地。按自然農法的「適地適種」的原則,種稻並非最佳選擇,這也就是南澳自然田(還有阿聰自然田以及其他南澳的自然農友們)的水稻產量每甲地遊走在3千~5千斤的原因,而台灣許多水稻產區的自然農友每甲地可以收到七八千斤,主要還是水田本質的好壞。

附錄二:2013契作代耕結果之要項

收成結果   2013春稻耕作面積共7.22公頃,收得乾穀總重23864公斤,以打五分米的七二折換算成米的總重17182公斤。(米種為台中秈十號)
單位產量   平均每公頃3305公斤。
註1:按台灣對稻米產量傳統評估方式:平均每分地乾穀產量551台斤
註2:2011年總平均每分地421台斤;2012年總平均每分地441台斤
單位米量   契作業主每一契作單位(100平方米)可分得23.8公斤(以稻穀打成五分米的七二折計算),此產量仍低於估價基準收量25公斤,但高於最低保證收量22.5公斤。也相當於每公斤五分米126元,或打成七分白白米(七折)130元/公斤或打成糙米(76折)則為119元/公斤。

請為大南澳的未來做一個睿智的選擇!

請為大南澳的未來做一個睿智的選擇!
2012-12-28 (立法院陳情給交通部的說帖)


註:
2012年,南澳田區蓋起了一座高五六層樓的工廠,原來是蘇花改工程的預拌水泥廠,引起了附近相關居民與農民的恐慌,於是大家到立法院陳情,這一份說帖不僅是一份陳情書,也述說著大南澳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些請願的人並不是不支持蘇花改,而只是希望不要貪圖方便,像現有的兩座一樣,把工廠蓋人煙較少的地方而不是蓋在農業區當中。
 


幾十年前,
我們失去了香魚。因為,我們失去了清水,我們失去了各種生態,因為香魚正是自然生態的指標。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公部門,「依法行政」在南澳鄉的山上準過了四十座礦場。長年的土石流以及高含量泥沙,讓南澳的水路不斷地損害和淤塞,由於水源不穩也讓大南澳的耕種困難,由於耕種成本的增加,導致農人賺錢不易,最終,也使得在地經濟難以活絡而人口外流的辛苦局面。
最近十幾年,我們又幾乎失去南澳毛蟹了,因為我們沒有節制地濫捕毛蟹,只為了迎合觀光客的美食需求。
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可以再失去的美好了!


想想看,
如果,南澳溪水是清的,如果,每年都能看得見南澳溪裡跳躍著上山產卵的香魚,如果每年,南澳溪裡石頭上下爬滿了要回山上長大的螃蟹,南澳會是一個多麼美好多麼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過去就是因為疏忽和短視而逐漸流失去了這南澳曾經美好的一切。


但至少,
我們還有一片清淨沒有污染的土地,我們還有一片完全沒有工廠的自然地景,成就了台灣少有的,也是令人艷羨的大南澳自然環境,不僅讓在地人可以回鄉安居,還吸引著無數心怡自然的友善客人,來到南澳觀光住宿和採購農產品。
這也是「蘇花改」通車之後,我們賴以吸引過路客願意繞進南澳唯有的關鍵自然資源。


南澳就以這唯有的天然條件,吸引了具有未來性的有機休閒農業,而南澳的有機班憑著這一份零污染的優勢,順利地發展起來,而聚集在南澳的自然農場也已經算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換工和學習基地之一了。南澳聚落在交通部觀光局的「不分區光點計畫」中,還打算在明年吸引超過上千個「國際友客」來到南澳深度旅遊(註)。所以,我們大家更要珍惜南澳這份天然美景,否則,我們憑甚麼讓外國人選擇南澳珍惜南澳,否則,我們南澳人又有什麼可以驕傲的?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地保有這一點點驕傲。
註:「深度旅遊」是從背包客文化發展出來的新旅遊趨勢,也就是到一個地方學習、駐點、志工、換工等活動,讓旅行不再只是來吃喝玩樂,而是具有深度生活文化體驗的旅行)



幾十年前,
大南澳人沒有讓幸福水泥廠蓋在南澳,感謝當初村長及住民們的遠見和努力,為我們保有這一片清淨大地。想想看,幾十年前環保意識不彰的時代,他們都會想到環境和未來,我們現在是不是更應繼續努力,保有這份南澳人的遠見和驕傲。


最後,
我們想要有好的交通,所以我們很感謝也很歡迎這些建設。
但是這些建設的本意,不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為了讓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更幸福。我們只要真心誠懇的看待,我們只要放下眼前的一點好處一點方便,並且採取行動,我們就可以證明,交通部真的在乎他的建設是為他所服務的人民著想,相信所有的南澳人也都會紀念你們所做的選擇,而整個大南澳的人也會因此更加驕傲更加珍惜這片土地!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2012年回顧 --- 南澳自然田的有機島之路


回顧2012前瞻有機島之路
-- 2013.3/25;4/15;6/8 阿江






久違了,南澳自然田的朋友們!

回到農耕之窗
這幾天把年度插秧盛事大略安排完成,終於可以再度面對所有的自然米契作業主以及所有關心南澳自然田的朋友們了。我希望從這2012回顧開始,可以帶領我從農場大地再度回到這一扇「農耕之窗」將這一年來的自然農耕的所見所行所思,整理記錄下來,也用來紀念這一群人的認真旅程。


創新。台灣農業的新可能
南澳自然田以「代耕」為根本,從這種本質上的改變,南澳自然田衍生成一個開放的友善農場。隨著問題的出現,農場的運作也不斷地學習和調整,而換工假期見學/參訪小旅行種田小旅行也就是這樣不斷地往前推展,不知不覺中,南澳自然田在台灣也成了一個不斷創新經營模式的農場。

有機島之路
南澳自然田以「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為使命,南澳自然田的自然農耕在經歷不斷地失敗、學習、成長與蛻變的旅程之後,窺見了一道能夠清淨台灣的曙光,這一道「代耕」的曙光照見了「有機之島」的大路,雖然這一條路看似荒煙蔓草,我卻從中看見了這荒草中的美好未來。


<在地永續>自然農法
雖然去年(2012)春稻歉收嚴重,雖然去年綜合蔬果的實驗計畫宣告失敗終止,但這一年當中數以千計的換工朋友與一群長期志工們,從大量的失敗進行著大量的學習,持續嘗試著各種水稻與蔬菜的各種種法,希望能從這樣的實做中找尋<在地永續自然農法> 的每一種可能。去年(2012)開始種蔬果,換工客棧自有的蔬菜比例還不到一成,到今年(2013)的下半年,五成以上的自有率應該是可以期待的了。

這是一條需要親自探索的發現之旅,要成為一個善用大自然的行者,這些正也是邁向一個真正自然農場的必經旅程

努力地走在大路上
南澳自然田的自然農耕今年進入第四的年頭,有人說,「有機要三年,自然農法要五到八年」。南澳自然田這幾年的經歷,似乎也顯示這樣的說法頗有道理。而由於時間的相對漫長,因此,台灣有規模經濟又能存活下來的自然農場少之又少。雖然南澳自然田去年因全省性的歉收而無法如期脫離貼錢經營的狀態,卻來自各方的支持與鼓勵,仍能充滿著信心繼續前進,這都要感謝妳們以契作、換工、推薦、顧問、鼓勵等各種方式,帶給我們勇往向前的能量,讓我們在困難之中在誘惑之前都不至於走上的岔路。我們可以緩慢前進,但我們不走上岔路。」感謝您!(-->謝謝你!你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生命安頓之地

這三年來,南澳搬來或長期停留在南澳的一群人(自然村友,目前已經超過20人),也都都是一群找尋一種生命安頓的人。
就因為這樣,所以能夠安然地走過這困窘的三年。


願,南澳自然村可以如願成為一個生活與生命安頓的美好聚落。



回顧
讓我們回頭看看南澳自然田的重要旅程。


2009年  第一個代耕的實驗  

2009年阿江回到太太的故鄉南澳鄉碧候村找在地的啊坤伯以一分地3萬元的價格代耕自然米。這是第一個傳統老農代耕的開始。






2010年  開始自然農耕

2010年初,阿江、仕聰和昭中三人在南澳租了12甲地,開始了南澳自然田的自然農耕。
這一年插秧時就被「認養」了2.5甲水稻,雖然如此,這一年的米並無法賣完。但這卻是開啟日後全面「代耕」的先聲。


2011年  提出「契作代耕」的經營模式

這一年嘗試把7甲水稻全數以代耕招攬「契作業主」,結果全部被契作。在這個推廣的論述過城中,發現台灣農地破壞的關鍵原因,確認了代耕制度對台灣人的食物、土地和環境的重大社會價值。「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的使命與「有機之島」的願景從此誕生。-->契作代耕網頁入口



2011開辦「換工假期

由於訪客不斷,提出了換工假期把這種能量轉換成農耕的助力,於是,南澳自然田走向一個提供城市庶民可以輕易親近土地的友善農場。-->換工假期網頁入口











2012年探索量產清淨農耕
除了南澳自然田自行耕作的6甲之外,另外2甲南澳自然田委由在地農夫代耕,這是南澳自然田探索「如何結合廣大傳統農民以友善農法代耕」找尋可行運作模式,步上「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的實踐之路。





2012年開辦「見學小旅行
為了能接受沒有換工能力但卻需要到農場體驗學習的親子家庭或小學生團體,開辦了「向大自然學習」的見學旅行服務,接納想要到南澳自然田的學習者與參訪者。





2013年 開辦「種田小旅行
這是一種結小額契作代耕與下鄉種田的一種旅遊方式,這種旅遊種田的新方式,提供了城市庶民一種既實際又網路的「城市小農」的全新可能。







籌劃「直接找農夫代耕」平台
這是為消費者和農夫搭建代耕的撮合平台,運用去年(2012)和今年在地農夫代耕合作經驗,著書立說,並招募年輕的生力軍加入推動代耕台灣的行動,持續為「有機之島」的願景而努力。

願。「直接找農夫代耕可以把讓二十年來1%都無法突破的僵局,蓬勃發展,讓「代耕」成為台灣庶民的一種新消費運動。

直接找農夫代耕的宗旨 建構代耕搓合交易平台來快速推展台灣的友善農耕。
「直接找農夫代耕」計畫的目標是 友善代耕的面積覆蓋率10%以上,相當於一年2萬公頃以上水稻田。
預定出書:關於這本書 直接找農夫代耕─真正綠色的消費革命

您想深度瞭解「契作代耕」或想要支持「台灣代耕」的計畫: